少将:去年某边境对峙事件我方想打赢无悬念,但还要看看克里米亚【重庆火锅底料批发】

2018-01-16 10:33 concernfood

正在崛起的中国军力,随着整体国力的上升而日渐强大。在此背景下,每当遇到领土争端或边境摩擦事件,就有人提出应“适时”打一仗来显示我们的强大。好像不打一仗,“大国”就当得名不正言不顺。

  钟情“大国崛起必有一战”是刻舟求剑

  不得不说,这种“大国崛起必有一战”的思维相当陈旧,源头还是“修昔底德陷阱”那套逻辑。虽然它映射出20世纪中叶之前人类历史的运行轨迹,但当时代在20世纪下半叶因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而快速进化后,很多人的思维却没能与时俱进。19世纪末叶中国历千年而衰落,再次崛起已是百年后的20世纪尾声。当时下国人重尝久违了的大国崛起滋味时,因千年衰落而生的自卑和雪耻之心,便使有些人对历史上大国崛起的一些所谓“规律”情有独钟。

  但这种“钟情”是刻舟求剑,枉顾世界已然发生的变化。首先,以传统战争形式解决领土和主权问题的做法已成历史。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缔结,现代民族国家诞生,国家主权不可侵犯的国际关系准则确立。虽然在那之后很长时期,国家主权遭侵犯的案例仍屡见不鲜,但世界的总体趋势是不断进步向前。及至二战后,人类社会开始普遍尊重国家主权原则,一个国家通过强权改变另一国家物理版图的事已鲜有发生,虽然不能说完全绝迹。

  其次,战争形态和目的也已发生演变。近代之前,不管因何理由生起战端,几乎所有战争最后都会落到扩张领土这个目的上,因为彼时人类的生存与土地关系至为密切,更大版图带来更大利益。近代以后,情况生变,战争不再只为扩大版图,而是为了攫取资源,这也是近代以来殖民战争的主要特征。现代世界则更进一步,虽依旧战争不断,但战争目的既不仅仅是为争夺资源,更非仅仅为争夺土地,而是为了通过扩张资本获益。这种转变,主要因之于美国人自二战后在全球建立起来的美元体系。

  正因这些变化,现代人在看待战争时,就不能再简单地认为它只事关领土主权问题,更不能将国家兴衰系于一场边境战争的胜负。这是今天的人都应具备的现代意识。

  为何战争已经不是最佳选项

  既然美国通过美元全球化的方式,将整个世界带入了通过资本获得利益的新形态,那么在面对与周边一些国家的纠纷时,我们就应多一个思考维度:国家利益在今天的表达,主要是可见的领土争夺还是无形的资本争夺?

  这些年来,中国一直是吸引和利用国际资本最多的国家之一,这对同样亟需资本的对手而言显然非其所愿。但如果依照传统思维,同实力已显著增强的中国打一场“修昔底德陷阱”式战争,肯定得不偿失。经过精心盘算,对它最有利的方式,是通过在中国周边制造动荡来恶化中国投资环境,进而抽走资本,迟滞中国的发展。

  面对如此心机叵测的对手,难道我们还能简单地以“打一仗”的思维去应对吗?那不等于直接中了对方的圈套和陷阱吗?过去几年,我们最强劲的对手在需要资本向其国内回流时,煞费苦心地推动了一轮又一轮对中国的代理人遏制。它先鼓动日本制造钓鱼岛危机;接着推动菲律宾挑起黄岩岛争端;如此这般仍未奏效,于是干脆亲自出马,派军舰军机直接闯我南海岛礁周边海域。目的是什么?就是给中国挖坑。

  如果对手挖的这些坑我们跳进去了,结果必定是自身投资环境恶化、资本流失。所幸,面对接二连三的领土争端或边境摩擦,我们并未轻率选择兵戎相见,使对手盘算落空。

  应该说,这个维度的问题在古代并不存在,因为那时根本就不会有确保投资环境安全这样的概念。古代史上几乎所有帝国都是通过战争和领土扩张的方式,获取事关国运的重大利益。但在资本主导人类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三四百年后,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而言,如何驾驭资本已经变得比扩张领土更为重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会明白为何战争在今天不是最好的选项。

  打不打仗取决于国家利益考量

  从世界军力排行看,美国军力最强应无异议,中国则排在第二和第三之间。我们跟俄罗斯互为伯仲。有些方面俄罗斯稍强而有些方面中国更强。以中国今天的军力和综合国力,可以说发动一场战争并非难事。

  难的是如何计算一场战争的得失。过去战争的成本和收益显而易见,损兵10万拿下一个百万人口的国家,那就是赚了。但现在这个问题要复杂得多,战争除了直接成本还有间接成本。如果打仗只是换来一场荣耀,而让一个国家丧失重大发展机遇或更大规模利益,那么要不要打这场仗,就需充分和理性的算计。现代没有一个国家打得起一场不考虑成本和权益的战争。谁不考虑谁就会受到历史的惩罚。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对美国的负面影响,就是对其不计代价发动战争的惩罚。

  从这个角度,反观去年的某次边境对峙事件,从军事角度讲,我们打败对手几无悬念。但要知道,现在世界上很多视中国为挑战的西方国家都在盼着中国出错。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中国陷入战争将会面临什么情况?只要看看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后,欧美对其施加联合制裁的后果就明白了。

  所幸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决策者的战略远见和战略定力发挥了力挽狂澜的作用,才使我们与每一场迎面对撞、不可避免的危机擦肩而过。回过头看,真有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因为通过外交努力,我们几乎与每个一度剑拔弩张的对手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关系缓和。这些结果,对中国是更好还是更差呢?结果不言自明。

  战争史告诉我们,无论何时,战争甚至战争胜利本身,都不应该成为一个民族和国家不顾一切追求的目标。一个国家真正追求的应该是切实的利益。而打不打仗,只能取决于对国家利益的充分考量。当然,如果有人非要把战火烧到你家门口,你除了奋起反击别无选项的话,那时,战争当然就成了你唯一正确的选择。(作者是国防大学教授、少将)


 

本文转至腾讯新闻,版权属腾讯新闻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原文链接:http://new.qq.com/omn/20180116A01UY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