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要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重庆老火锅底料批发】

2019-01-15 20:18 concernfood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在改革理论和政策上形成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重要里程碑。5年多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重要里程碑。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在改革理论和政策上形成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顶层设计。5年多来,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决定》总结前3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在经济理论上取得新突破,为深化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比如,首次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重大理论观点。围绕这一理论突破,大刀阔斧削减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同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目前,97%的商品已实现市场调节价格。又如,《决定》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带来国企改革方面的新突破。5年多来,国企改革有序推进;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再如,《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提出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杠杆,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等问题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决定》围绕如何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作出全面部署。5年多来,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大力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力度之大、改革推进之平稳顺利是少有的。5年多来,我们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领域基本上实行由政府财政拨款支持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其好处是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不用操心经费来源,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文化创造;其弊端是缺乏竞争机制,难以最大程度调动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决定》提出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并提出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5年多来,我们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实践证明,《决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新突破符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激发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热情,解放了文化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呈现出繁荣发展新局面。

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决定》不仅对教育、就业创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和社会治理制度建设进行全面部署,而且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社会建设领域。5年多来,在持续加大民生领域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各级政府部门通过设立PPP项目库、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投资进入社会建设领域,加快补齐公共服务供给短板;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不断满足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我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是党和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做好这些事情,必须在全社会确立绿色发展理念,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生态文明体制。《决定》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出部署,包括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5年多来,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四梁八柱性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加快形成。在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同时,我国还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决定》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出总体部署,提出“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5年多来,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主要得益于充分发挥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得益于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得益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

《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把上述六个方面改革全面落实到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这是一项极其复杂、难度很大的巨型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迅速成立,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后又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习近平同志亲自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从改革方案设计到具体实施,从总结改革试点经验到面上推广,从统一思想认识到准确把握改革的力度和时机,党中央都进行了认真缜密的研究和细致周全的组织。目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336项重大改革举措中已出台实施方案的超过95%,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也在按计划进度扎实推进,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原文:https://new.qq.com/omn/20190115/20190115A06J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