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要做预制菜大省?为此,记者在实地调研、多方采访后得见,宁夏“千亿预制菜大省”目标似乎“有迹可循

2023-08-21 21:30 concernfood

根据政策规划,宁夏为“宁字号”预制菜定了个“小目标”:2027年产值突破千亿元,意味着彼时将在全国预制菜市场占据约1/10的份额,难度不可谓不大,决心不可谓不强。

为此,记者在实地调研、多方采访后得见,宁夏“千亿预制菜大省”目标似乎“有迹可循”。

“预制菜”起点

谈及预制菜,许多人“不置可否”,认为其存在工业痕迹明显、口味难以还原,甚至与“隔夜菜”无异。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预制菜商家以小、散为主,缺乏技术支撑,随着行业头部聚集化、标准化后,预制菜品质、口味问题等正一一被攻克,市场“蓝海”前景明确。

而谈及宁夏,许多人的印象是“小”,地处西北内陆,仅6.64万平方公里,伴随遮天蔽日的黄土,一望无边的沙漠。

但印象的另一面,宁夏光照强、温差大、积温高、灾害少、无污染的地质特点,使其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优质高端农产品生产基地,盐池滩羊肉、宁夏枸杞、贺兰山东麓下的葡萄酒均享誉全球。

那么,将“预制菜”与“宁夏”这两块“金子”叠合在一起,是否会诞生出1+1>2的产业价值?

带着这些疑惑,记者专访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张金,希望从这位预制菜“拓荒者”口中了解一二。

初次见到张金时,记者四下张望后并没有敢确认,眼前只有位一手撑地斜坐在会展角落地板上的人,看起来颇有些疲惫。

同行的人拿了张椅子递给张金后记者才确认这是此行目标,张金对椅子摆了摆手示意“席地而坐”更舒服些后,记者也便盘腿坐在了张金对面。

近距离观察这位“拓荒者”,脸上挂着些许细微的汗珠、鞋子上还蒙了一层薄薄的灰尘,一看便是经历了高强度、连轴转的工作。

但在记者表明来意后,张金快速进入状态,开始逻辑清晰地为记者解答第一个问题,即地处西北的宁夏为何、凭何入局预制菜产业?

张金向记者解释道,宁夏干旱少雨,可能不那么“宜居”,但正是这种光热水土条件让宁夏发展预制菜产业拿到一手好牌,也是宁夏炒好这盘“硬菜”的起点,比方说我们的滩羊肉、枸杞、冷凉蔬菜等,这些无污染、质量上乘的天然“农仓”也让宁夏预制菜具备了面向市场的竞争优势。

从另一角度讲,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餐桌消费,中间又经过加工环节,可以说把整个一产、二产、三产发展串联起来,是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对促进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意义。

在锚定预制菜赛道后,宁夏先后组织政府官员、企业、协会等外出考察,之后又邀请多位知名专家、教授来当地做专题辅导,从专业角度搞清楚到底什么是预制菜?预制菜在国内、国外是什么形式?

“再到后来,我们组织企业到广东去参加外省的一些预制菜博览会,一方面把我们好的产品能够带出去,加强合作,最主要的是能够让我们本地的企业家能够增长见识,开拓眼界,跟外地的客商有一定的交流。”张金向记者感叹道。

在这样一步一步积淀后,7月份宁夏政府出台扶持预制菜产业政策《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顶层规划产业发展,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产业做大做强,其中建设预制菜原料基地、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创新研发成为发力重点。

“直到今天,我们都在紧锣密鼓地落实政策,做好政府平台聚合作用,也是希望通过这次举办的预制菜产业发展推进会正式对外宣布‘宁字号’预制菜将做出品牌,走向市场。”张金向记者表示。

宁夏“模式”

“这是我们中卫市的特产,选用正宗宁夏滩羊羔肉和中宁优质大米为原料,采用独特的配方蒸煮,15分钟,便可速享美味……”

记者来到展销会现场,上述原料地道、工艺正宗、价格公道的预制菜品,吸引大批游客驻足、品尝,整个现场人头攒动,商家大方邀请游客试尝,游客亦对菜品点头称赞后下单,并委托销售人员打包邮寄。

会上颇引人注目的是宁夏五地市依托本地特色菜推出的“一桌菜”,有黄渠桥羊羔肉、红杞扣羊腩、剁椒鱼头等特色美食,均为真材实料,“提起筷子便能吃”。

其中,固原市以六盘山牛肉为加工原料,将完整“牛头”摆上餐桌,将西北人实在、厚重的待客热情淋漓展现。

据悉,本次推进会集中发布了首批100道宁夏特色预制菜,并与区内外企业和科研单位达成了34项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总金额达21.8亿元。

而上述“爆款”场景也是当下预制菜产业火热的一幕缩影。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国家发改委近期出台的“扩消费20条”明确支持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

乘着预制菜这股发展东风,阿里、美团、京东、格力、顺丰等资本巨头纷纷入局,各地政府亦出台政策扶持预制菜产业。

资本涌入,预制菜市场也确实在飞跑。据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余德彪介绍,2022年预制菜规模达到5992.2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达到10083.5亿元。

以上市公司业绩佐证,2023一季报显示,安井食品(603345)营收31.91亿,同比增长36.43%;净利润3.62亿,同比增长76.94%;龙大美食(002726)一季度营收34.77亿元,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其中,预制菜业务营收达4.58亿元,同比增长71.04%,在主营业务中的占比提升至13.17%。

但赛道广阔是一方面,地处西北的宁夏,重头孵化产业并不容易,虽有原料优势,但仍需城市的自身禀赋、财政实力、人才引力、政策支撑、营商环境共同托底。

最为直观的是,在决定预制菜品质、口感的三道门槛中,烹饪加工及菜品加热宁夏都有一定原料优势,但我国冷链物流起步较晚,行业渗透率较低,投射到“地广人稀”的宁夏乃至整个西北则更甚,物流成本成为制约宁夏发力预制菜的首要短板。

对此,宁夏通过与中国电信合作,引进苏州憨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研发智慧冷链系统,“通过探头检测冷库温度湿度,传输到主机后,政府端、经营主体端统一监管。”

憨云科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冷库季节性比较强,大概一年使用三五个月,其他时间就闲置了,我们平台优势在于,政府及经营主体可以把闲置冷库上传我们平台一键出租,既盘活了闲置资源,还给政府、商户增加额外收入,也为农户错峰出售提供保障,实现了‘三赢’。”

实际上,“三赢”这个词贯穿宁夏预制菜产业始终,宁夏拥有众多地域商标、绿色食品标识,再由政府搭台,将“小农户”对接进“大市场”,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的管理下,既盘活了政府资源,亦助农增收,最终传导当地产业,完成产业升级。

千亿产业目标

根据政策规划,宁夏为“宁字号”预制菜定了个“小目标”——2027年产值突破千亿元,但如何将“预制菜大省”这条路走好、走通放眼全国都尚无可供宁夏复制的“优质”模板,需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据悉,宁夏区内已有多家企业“掘金”预制菜全产业链,目前区内共有各类预制菜加工企业近200家,主要预制菜产品450多个,主要为肉、蔬菜、米面制品,但由于各地市产业优势区间不同等原因,产业较为分散。

这也是全国预制菜普遍现状,据安信证券,预制菜加工企业70%以上仍处于小、弱、散的状态,不少是个体工商户和作坊式的加工生产模式,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商业经营模式。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买彦州在大会上表示,宁夏将打好“引、培、育”系列“组合拳”,培育扶持“链主”企业,引进落地“领军”企业,扩大企业规模,形成“链主+骨干+园区+基地”的预制菜的加工布局,带动宁夏加工产品多元化、高端化。

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发现,上述“外引内培”的发展战略已在宁夏安创蓓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初见成效。

据悉,该企业企业目前是宁夏规模、工艺均排名靠前的企业,通过引入国外先进预制菜技术,已实现了工业化冷藏、分割、蒸煮、灭菌、真空、装罐制作预制菜,保证产品纯天然、无添加。

除产业分散外,预制菜产业的另一“痛点”在于研发含金量低。

要知道,现在很多第三方研发平台一个单品菜系研发成本动辄20万、30万,很多中小企业看到这么高的成本自然望而却步,而且研发能不能成功、量产仍是个未知数。

但另一方面讲,研发又是预制菜能否“翻身”实现产业迭代的关键,决定了企业能否在预制菜赛道中保有“一席之地”,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对此,“我们建立预制菜研发中心,积极对接宁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食品科学、医学营养方面开展合作,建立以委托研发、技术转让、联合攻关等合作机制,提高预制菜科研水平和竞争力。”贺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其中,宁夏伊佳仁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佳仁)是宁夏预制菜研发、转化的“桥头堡”之一,该企业和宁夏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等均有研发合作,有十几个结合本土产品研发的商标注册。

伊佳仁总经理隋启超向记者展示了一些产学研转化成果,其中牛味素、羊味素尤为惊艳,该产品从牛骨、羊骨中纯天然提取,不添加任何化学防腐剂,市场潜力颇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宁夏预制菜产业追赶跨越的关键阶段。”买彦州在推进会上讲道。

而在原料优势、科创引领,产业聚合多方面加持下,“宁字号”预制菜这片“蓝海”投资价值正不断走高,有望成为宁夏的又一张崭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