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店收缩、卷款跑路!预制菜“无人零售”模式行不通?

2023-09-12 20:39 concernfood
“扫码开柜,支付货款,取走菜品”。这一幕,正在国内各大商圈、写字楼、社区上演。
 
商家们正试图让消费者买预制菜像买饮料一样方便,预制菜自动售货机也由此开始频繁出现。但尴尬的是,当预制菜离消费者越来越近,大家对于预制菜的消费意愿却并未如预期一样水涨船高。
 
关店收缩、卷款跑路,
“无人零售”模式行不通了?
预制菜的火热也推动了与其相关的一些领域的发展。
 
2022年,多家预制菜企业涌入了无人零售赛道。比如食品加工企业得利斯与大数据服务商浪潮合作推出预制菜自动售卖机,乐肴居的饭团、米汉堡,广州酒家的包点系列产品也尝试用无人售卖机来进行售卖。
 
采用“无人便利店+24小时无人零售货柜”发展模式售卖预制菜的“菜方便”,也在这一年正式成立。
 
但进入2023年,预制菜自动售卖机似乎开始降温。眼下,主打无人零售渠道的预制菜品牌菜方便就陷入了窘境。
 
据了解,菜方便将无人货柜投放到各大社区,货柜内陈列着各种预制菜产品,消费者可线下自提。2022年的7月和10月,菜方便分别完成了天使轮融资和股权融资,引发市场关注。
 
根据“菜方便无人货柜便利店”公众号去年8月的一篇推文,2022年8月时,菜方便在全国连锁开店规模已超200+。
 
但风光的日子似乎并不长久。
 
企查查信息显示,菜方便品牌所属企业为深圳菜方便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旗下拥有武汉菜方便科技有限公司这一子公司,而武汉菜方便科技有限公司又分别持有深圳菜方便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菜方便智能设备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其中,武汉菜方便科技有限公司关联了小程序“菜方便APP”,深圳菜方便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则关联了小程序“菜方便预制菜”。
 
“菜方便APP”小程序显示,眼下,该小程序只能查询到佛山一家门店信息。不过,佛山地区虽然显示还有一家门店,但预制菜洞察在下午登陆其小程序时,发现该店标注了“门店打烊”字样,而该门店的营业时间明明标注着10:30到21:30。
 
另外,“菜方便预制菜”小程序上也仅能查询到深圳的十余家门店信息,支持线上下单、上门自提。
 
预制菜洞察以意向加盟商的身份从菜方便一位工作人员了解到,今年菜方便项目已对外停止了招商合作。其还解释称,预制菜做C端的条件不太成熟。
 
菜方便并非个例。另一家主打无人零售模式的预制菜企业“北京暖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暖店”),今年也陷入了经营窘境。
 
相比陆续关店的菜方便,暖店的处境似乎更为艰难。
 
预制菜洞察注意到,抖音平台上,在暖店相关视频的评论区内,有不少加盟商正在声讨:“加盟的时候讲得好听,钱已转,电话不接了,有跟我一样上当的吗? ”“一两个月不发货,不配运营,辅助操作,退出的时候,电话都不接了”……
 
坊间还流传了不少关于暖店卷款跑路、加盟商维权无门的传闻。
 
企查查信息也显示,暖店背后的企业北京暖店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法人冯柯铭都卷入了司法风险。
 
今年4月,北京暖店科技有限公司被北京市密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目前,该企业及企业法人均被限制高消费。
 
与暖店类似,卷入风波的,还有重庆一家主打无人零售模式的预制菜品牌——初壹食午。
 
据了解,初壹食午主要通过无人售卖柜来销售预制菜。发力预制菜不久,初壹食午就对外开放加盟。2022年,网络平台上,开始出现初壹食午失联跑路的信息。
 
如今,仍然可以看到不少加盟商的追讨。“别加盟,一万块钱的柜子,加盟后要十几万,就是一个大坑”“交完钱,联系不上公司了”“官司打赢了也拿不到钱”……
 
拆解初壹食午的股权结构后发现,该品牌背后的企业为重庆初壹食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初壹食午”,该公司曾卷入多起特许经营合同纠纷)。
 
值得注意的是,曾担任重庆初壹食午执行董事兼经理的刘小明与暖店的实控人冯柯铭,又分别是另一家企业重庆初壹云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已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实控人和监事。
 
初壹食午与北京暖店是否存在利益关系,还不可知。但可以确认的是,多个无人零售模式预制菜品牌正在面临增长与舆论的双重困境。
 
无人零售,或许还不是时候
 
从上述案例来看, 预制菜无人零售模式虽然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但目前似乎还是一门难啃的生意,难以真正跑通,为什么会这样?
 
预制菜洞察结合多位行业人士的观点,综合分析认为,主要原因还在于消费需求有限、习惯有待养成。在整个预制菜消费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情形下,贸然进军线下零售就是一场赌博,更何况是无人零售。
 
启承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鑫钊曾表示,线下是离消费者最近的高效创新场域。线下在用户教育和用户反馈收集上更为直接。拥有这些信息,有助于预制菜企业开发出适合国内消费者的产品。不过,他也认为,线下渠道还存在瓶颈。
 
在其看来,线下货架有限,覆盖的是周边一定数量的人群,需求密度是支撑产品上架的关键。“现阶段,预制菜做市场渗透需要持续做消费者教育,这中间会有比较困难的爬坡期去培养动销,需要预制菜公司和渠道共同去投入。”
 
诚然,受限于销售半径,线下只能做本地人的生意,客群数量有限。需求量不足,想要支撑起一家门店、一台售货机的正常运转,就会出现较大难题。
 
在社交平台上随手翻翻,也可以看到,不少网友吐槽自己小区里的预制菜自动售卖机生意惨淡。
 
“我们小区曾经有过预制菜自动售卖机,放了几个月也没卖出去多少,后来撑不下去就撤了”“我家小区也有预制菜自动售卖机,根本没人买,连看都没人看”……
 
更重要的是,如今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还较为模糊。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企业都需要持续进行产品营销,并对消费者进行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交易。而消费习惯的养成和改变,并非易事。
 
来自南京的消费者菲菲在接受预制菜洞察采访时就表示,自己过去不愿意购买预制菜,现在依然不愿意消费预制菜。
 
菲菲称,早在2016年,预制菜还没大火之前,自己的小区就已经有人尝试通过自动售卖机售卖冷藏的蔬菜、调理肉类菜品,但最终运营不到一年就撤柜了。
 
“那个时候,刚毕业参加工作,经济上还比较拮据,通常会用生鲜电商送货到家或是去附近的菜市场购买食材原料,到家后自己做饭,物美价廉。现在多年过去了,对于一份几十甚至上百块的预制菜,不会再顾虑其价格,但还是不喜欢这种添加太多调料的食物和腌制过的肉。”菲菲说道。